近期热播的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的《人民的名义》,开播两集后豆瓣评分升至9.1,58.5%的打分者打出了五星,微博话题1.1亿阅读量,22.5万多次的讨论……(据4月3日人民日报微信)。

近年来,抗日剧盛行、穿越剧火爆、偶像剧霸屏、古装剧当道,电视荧屏、网络平台被“各种IP+当红鲜肉”模式长期主导,主旋律影视剧如何突出重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反思。在反腐剧、涉案剧“冬眠”了长达13年之后,一部摒弃了当红鲜肉、偶像套路的反腐大片《人民的名义》聚集30多位资深老戏骨,以强大的阵容、跌宕的剧情、精彩的演绎带来了影视剧市场的一股“清流”,俨然电视剧市场的“爆款”。

骑自行车上班,家具装修土的掉渣,口口声声“人民”“党和政府”;然而在另一处隐秘豪宅,却搜出一沓一沓的现金,足有2.3亿之多……《人民的名义》开篇为我们勾勒的这样一个“小官巨腐”的两面人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视线。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并非个案,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拥有房产68套;山西省蒲县煤炭局原党总支书记郝鹏俊家中查获3.05亿元违规违纪资金;山西吕梁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中生贪腐金额高达6.44亿,超过该省9个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这些“小官巨贪”贪腐程度令人触目惊心,连编剧周梅森都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

大尺度的将反腐画面进行艺术化再现,固然令观众拍手称快、大呼过瘾,而《人民的名义》对于官场百态的描述也发人深省,刚正不阿得罪不少官员和干部的原常务副检察长陈岩石多年得不到提拔,退休后当有人得知新任省委书记和他关系不一般,竟门庭若市,送花、送鸟,投其所好的有之,公安厅厅长甚至跑家里来挖地“客串”起了“园丁”,溜须拍马之风的盛行可见一斑。现实之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屡见不鲜,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认真治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并非短期形成,溜须拍马的官场风气也不是三两年之功。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解决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锲而不舍的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党的建设基础工程抓紧抓实抓好。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对“四风”问题及其各种变异表现,必须高度警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寸步不让,一抓到底,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现象,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惟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把好用权的“方向盘”,系好廉洁的“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