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央视点名,媒体发酵,“明星天价”片酬这个说了好多年的老问题,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演一部戏挣别人几辈子的钱”种种说法,挑动着大众的神经。
明星天价片酬是怎么来的?带来什么影响?又如何破解?资深影视投资人、制作人、影评人谭飞近日接受了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专访,他向记者分析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明星天价片酬时失灵的原因。
十多年前,国内演员总片酬占比不足10%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光影岁月,导演蒋钦民说:“当时我导演的《天上的恋人》,制作成本不过200万元,演员的总片酬不到10%。”而该片的主演是董洁、刘烨、陶虹、冯恩鹤。在《天上的恋人》前,刘烨已凭借电影《蓝宇》夺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荣誉;陶虹因《春光灿烂猪八戒》已家喻户晓;董洁也在春晚中崭露头角。彼时,这几个主角可谓当红花旦和小生。
“正因为演员片酬对《天上的恋人》不构成任何压力,我们的片子才有那样的精力,去跋山涉水、非常仔细地完成每一个镜头。我一直很纳闷,我们在责怪演员片酬过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自问,这部戏演员片酬过半了,这是一部怎样的戏?”
2000年初到今天,中国影视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改革,一下子开放的市场、一窝蜂涌入的资本和跟不上趟的行业监管布局,自由蓬勃、高速发展的市场也同样带来混乱与危险。
一步步,明星片酬之高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告诉每经影视记者,一些明星价格高得让人不敢去找他们。但如果找些不知名的演员呢,影院经理看到没明星,给排片量就少,甚至根本不排。电视台看到没明星也不买电视剧的播出版权。所以只能花重金找明星,压缩其他部分的制作成本,电影的效果又不好,剧本质量一退再退,造成恶性循环。
资深编剧余飞对每经影视记者说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有些演员因为不想接一部戏,报出了完全不可想象的天价,结果对方同意了。这种光怪陆离的见闻,在近年来的中国影视圈里多的是。”
“一部投资1.5亿元的影视剧,大牌明星片酬就拿走1亿元。”余飞表示,“这肯定对产业不利,钱全部被明星拿走了,剧组的其他几百个人的工作,都没他一个人重要。而且他是不是值得那么多?他一部戏拿的钱,很多老百姓几辈子都拿不到。”
资本炒作,1000万的点击量吹成1个亿
“如果真是国宝级的,甚至 球宝级 的演员明星,观众就是认可他、喜欢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飞认为,但如果这个人只是因为某个偶然原因爆火,就给他一个亿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在尚不成熟的中国影视市场中,明星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价值。
“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明星的片酬可能是资本在其中包装、炒作出来的。”余飞分析,尤其是网络小说翻拍剧、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不懂影视制作又求快投快收的跨界资本,在投资电影时唯数据是从。
主演背后有多少粉丝?一部网络小说有多少阅读量?一系列这样的数据成为投资标准。于是,资本就有动力合力把数据的泡沫吹大。“本来他演的戏点击量只有1000万,非要给他炒作成1个亿。那就可以拿出去要价,哄抬演员片酬。这种方式我们要特别警惕。”
“不用做出努力就成为顶级的大明星,这种方式,说白了是欺骗观众、欺骗社会来获取利润的方式。”余飞说,这不光对影视行业有不良影响,对社会也会有不良影响。“那小孩会觉得,当明星多爽啊,只要长得好看,什么都不用干了,或者整个容、拜个干爹、找人一包装就火了。不好好干具体工作,轻视其他行业的工作。对整个社会风气不利。”所以对于真正有实力、有价值的演员,高片酬是可以的,那种靠包装带来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高片酬现象需要遏制。
业内人士们一致认为,当明星片酬占制片总成本高达三分之二时,就已经违背了影视制作规律,最后出来的必然不是一个好的作品。
谢晋研究者石川,回忆大师谢晋镜头下年轻演员们从作品中获得的历练。“以前谢晋的电影,那些年轻演员要提前两三个月到拍摄场景去体验生活。如果演农村题材的戏,就要学种地。现在这种拍法,一个主演进一个电影剧组的时间可能才20、30天,他连台词都不会念呢,谈何融入角色、锤炼演技。”
日本,再大牌的明星片酬占比也不超30%
明星片酬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占比50%以上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而放眼美国、日本、韩国等影视行业,如此高的片酬比例却几乎不可能。
好莱坞是如何做到的?其明星片酬的比例,不是只靠市场调节做到的。
石川坦言,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很难用行政命令来管。一定要有法律的监管,还要有行业管理。“行业管理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我们说的同行公议。好莱坞的演员、制片人、编剧等群体,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协会。当明星成本高到不行的时候,好莱坞的制片人协会会去跟演员工会协商。演员和产业,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就利于行业发展的利益达成共赢。”
对于有着中日合拍片经验的蒋钦民而言,日本演员对行业的“共识、共感”效应让他印象深刻。“十年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演员片酬自降半价。此后几年,都维持半价。我的电影《初到东京》(拍摄于2011年),女主角是日本国宝级的女演员倍赏千惠子。虽然是老演员,但她的市场认可度很大,她的广告代言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她的电影片酬过了一亿日元(600万元人民币),到了我这部片子,半价。就因为经济不那么发达了,他们有共感作用,号召大家自降片酬。包括木村拓哉这样的国际巨星,当时也是降了半价的。”
据蒋钦民了解,日本影视行业现况里,明星占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制作总成本不超过30%。
“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制片人协会来制定行业公约限制明星片酬,但我觉得从效果来说,形式大于内容。你不肯出这个价钱,肯出这个价钱的多的是,你怎么惩罚他呀?这个公约,只能是从意识、和观念的层面对大家进行一个提醒,但没有强制性。”石川说。
作为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也觉得编剧协会对演员的制约力非常有限。“过去经常有这种情况,协会开会时商量好的,不用某个有劣迹的演员。结果会议一结束,一出门就几个人都分别给该演员打电话说加钱请他。”
目前,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一法”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启动草案十多年以来,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入二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