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旧案封印十三年,一对师徒走过人生路。当曾经青涩的陆行知变成了和师父卫峥嵘一样暴躁脾气的时候,那根牵引着师徒命运的罪证“HB铅笔”再次将这对搭档连在了一起。《尘封十三载》与其说是讲述了一桩旧案与一桩新案的侦破过程,不如说是展现了两代刑警不屈不挠的捉凶精神。十三年的人事变迁,不变的是人民警察破案的决心。贵州卫视《黄金剧场》4月26日起每晚19:30《尘封十三载》正在热播。更有悬疑刑侦季,为观众带来不同的悬疑故事,感受人民警察正义的力量!

“劳模剧组”两度开机

《尘封十三载》采取的是双线叙事结构。双时间线对两个不同年代的呈现,必然要求两条线在年代质感上体现出本质性的不同,这也是本剧最大的特色之一。剧中1997年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低矮的棚户平房,插卡式公用电话,大众澡堂等颇有年代感的场景,2010年则更多是车水马龙,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时代变迁的痕迹,在双线景物的变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在视觉上更直观体现出双线年代质感的差异,《尘封十三载》的导演刘海波,在创作之初就确定本剧要在冬夏两个季节,分别拍摄两个年代。但两度筹备、两度开机,必然会造成剧集前期风险增大,刘海波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反商业模式的操作”。好在最终,他找到了能与他在审美上达成共识的联合出品方。本剧总制片人殷晓野称,从见到导演的第一面,就与导演在两季拍摄的方式上一拍即合:“为了创作,大家都很嗨,即使我知道有风险,我也愿意做这件事。因为我想给创作者、观众留下一部作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

人民警察锲而不舍让罪恶无处遁形

《尘封十三载》中的警察们不是“破案机器”,而是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迷茫有彷徨的人物。剧中既事无巨细地呈现了警察们侦破案件的种种细节,让悬疑感建立在真实性之上,也难得不吝笔墨,展现了警察的家庭日常生活,道来他们粗中有细的柔情。破案与生活两条线索并不割裂,而是紧密相关,因为这本就是构成一个警察真实生活的两种侧面。

13年的时间跨度,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两位主角的蜕变。在过去,老卫是出了名的“火爆刑警”,办案一根筋,一言不合就踹门,闯了祸就扬言“让领导找我,我负责”。因为常年在外办案,老卫与妻子的关系紧张,对儿子也没能尽到做父亲的义务。而初出茅庐的小陆一方面耐心隐忍,一方面迫切希望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战中。那时他刚结婚不久,与妻子感情和睦,两人甚至收养了杜梅的女儿,一家人幸福美满。而如今,老卫褪去了当年的冲动,虽然嘴上说已放下,但其实一直在自学刑侦方面的知识,分析案件更加沉稳老练。为了弥补当年对家人的亏欠,他也彻底回归家庭做了“家庭煮夫”,得到了妻子和儿子的谅解。

小陆则变成了当年老卫的模样,面对棘手的凶杀案开始暴躁,一心想要尽快抓住凶手。同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家人成了他的软肋。为了避免被寻仇,小陆与妻子离了婚,对女儿的关心丝毫未减。随着两位主角的蜕变,剧中也带出了时代的变化。13年前的老城区,刑警办案手段有限,要么发动群众,要么靠常年累积的经验,效率低下不说,刑警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机配合。电脑、手机等工具刚刚应用不久,大家被迫尽快适应着新的办公方式。13年后的新城区,人口流动虽然频繁,但电子档案、监控记录已经成为查案破案的基本手段。同时,生物检测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当年被妥善保存的证据,如今都能通过科技手段得出精准的结论。越来越多的陈年悬案,逐渐被揭开面纱,露出罪恶的真相。不仅如此,老卫和小陆当年接触到的案件相关人员,也随着时代发生了改变。有的黑社会小弟摇身一变做了成功商人,有的前科人员弃暗投明开始勤恳工作,还有的街头混混变成了文化公司老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剧中的人和时代都在变化,但有一样东西13年来从未变过,那就是两位刑警抓住真凶的决心。老卫虽然嘴上说当年的悬案已经翻篇,但内心始终放心不下,怕妻子生气儿子担心,经常借口派出所要加班,偷偷跟小陆搭档去破案。一直承担破案压力的小陆,有了老卫的帮助,开始沉下心来分析案情。还有当年一同在专案组工作过的老朱和老杜,也被借调到专案组帮忙,再次追踪那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凶手。令人振奋的是,上世纪妥善保存的凶案证据,终于在本世纪有了重大发现,警方掌握了凶手的DNA信息。

《尘封十三载》可以说保住了国产悬疑剧的体面。这部剧中的刑警并不是神通广大的全才,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他们会犯错、会钻牛角尖,甚至会错失抓住凶手的最好机会。他们异于常人的是对真相的不懈追求,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决心。放眼剧外,这样的故事正在现实中上演,有些悬案在精密检测的协助下水落石出,还给受害者和家属一个真相。现实又真实,这样的国产剧才值得一追到底。

悬案尘封十三载,唯一不变的是人民警察为正义全力以赴,还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真相的坚毅和坚持,锁定贵州卫视悬疑刑侦季,每晚19:30《黄金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