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小说之一。2009年,《倾城之恋》以电视剧的形式被改编、拍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运用传播学5w模式来剖析这部作品的改编,可以看到:新的传播者带来了新的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从一元到多元;传播媒介从纸媒到电子媒介,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媒介的进步也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传播既要从受众出发,又要对受众负责;传播效果体现在对文化产业以及社会其他相关产业的影响中。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2-0104-02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爱玲热”席卷两岸三地,她的许多作品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实现了文化的再生产和传播。其中陈数、黄觉主演的电视剧《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作品中比较有名的一部,且播出后一炮而红。那么这部成功的作品到底是怎样通过传播走进大众视野的呢?

一、传播者的转换

5w模式中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传播者(who)。从小说到电视剧,《倾城之恋》的传播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作者一个人变成了庞大的影视团队,新的传播者衍生出了新的传播策略。

1.从一个人到一个影视团队

文学语言与影视语言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媒介,各自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小说的传播者是作者一个人,只需考虑自己的喜好和出版发行问题就可以完成一部文学作品的传播。而电视剧的传播,除了原著内容外,还要考虑拍摄资金、演员素质、拍摄周期、市场评估等其他的因素。可以说,一部电视剧的传播者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倾城之恋》的编剧是由有着“金牌编剧”之称的邹静之和刘亚玲共同担当。早在开机之前,邹静之就曾说过:“我已经执笔完成《倾城之恋》的改编,这是我创作的所有剧本中最好的一部作品。[1]”播出后,这部剧的确在海内外好评如潮。当然,一部作品改编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演员的精彩演绎,以及整个摄制团队、宣传团队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影视团队为受众设置议程

受众往往只会关注媒体反复报道的问题,在铺天盖地的关于张爱玲的消息溢出之时,人们就对这位女作家的一切产生了兴趣。影视团队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即利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不仅仅是《倾城之恋》的团队,其他影视传播者也都想利用作家的热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传播要紧跟市场的潮流并没有错,但切忌一味的吸引大众眼球,而失去了文学的本质,影视改编还是要平心静气,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创作理想,才能为观众呈现一部好的作品。

二、内容从一元到多元

如果说文学作品《倾城之恋》是一部爱情小说,那么电视剧作品《倾城之恋》则是融合了多种类型的影视主题,为观众展示了更为多元的内容。

1.小说明确的主题

《倾城之恋》的小说讲述的是一部动人的爱情故事。出身于旧家庭的小姐白流苏,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又遭遇兄嫂的冷待,在进退两难之下偶遇了花花公子范柳原。把爱情当做赌注和把爱情视为玩物的两个人展开了一段曲折的爱情博弈,最后在战火中决定相守在一起。张爱玲写的是世俗男女的爱情故事,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她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

2.电视剧多元的内容

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把时间线拉到了十年以前,主人公白流苏的故事要从和唐一元这段传统又封建的婚姻开始讲起,有头有尾,情节丰富。男女主角的情感不再是斗志斗法的爱情游戏,而是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除了男女主人公外,白流苏的妹妹宝络是改动比较大的人物,原著中的她是一个偏激懦弱的封建小姐形象,而在小说中她不仅成为了流苏最好的姐妹,后来还爱上了抗日军官,走上了革命。可以说,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前半部分是一部爱情剧,后半部分是一部革命剧,传播者传递给受众的主题更加的多元化、复杂化,达到了大众消费与主流价值的契合。
 

三、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为传统文学带来机遇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分析,小说到电视剧是从纸媒到电子媒介的一次飞跃。文字传播的效果是单一的,但新兴的电子媒介却将文字、画面、声音结合起来,带给受众更愉悦的视听享受。新媒体的发展不是对传统文学样式的威胁,而是机遇,只要互动得当,就能实现双赢。

1.从文字时代到图像时代

小说以文字传播的方式进行,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依赖于作者的主动性[2]。它以符号化的语言对故事进行概括,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引导观众去体会符号背后的意蕴。而影视需要摄像、音响、以及声画语言来共同表现,具有直观性和逼真性。比如看完《倾城之恋》,我们心中的白流苏就变成了陈数。这种直观性更容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共鸣。画面制作、服装、化妆等也更需要制作精良,才能对观众造成感官刺激,引起观看的兴趣。

2.传统文学与电子媒介相结合

随着新兴媒体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文学样式、传播方式受到了冲击,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前途感到深深的担忧。事实上,文学与电子媒介的关系并不是对抗,而是互动的。

文学作品可以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受众规模大、传播速度快。《倾城之恋》就是将传统文学与电子媒介结合,以小说的主线为故事框架,又添加了现代拍摄更为丰富的元素,打造了一部完整又丰满的电视剧作。张艺谋曾说:“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3]”影视作品的改编者应该抓住机遇,将文学艺术与大众传播相结合,才能使自己的影视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又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从受众出发也要对受众负责

5w模式中的传播对象(to whom)就是我们常说的受众。《倾城之恋》的电视剧版就是从受众出发,迎合了他们的审美品位,才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还是要尊重原著,切忌为了趣味性而消解原作品的深度,应做到文学性与市场性的统一,这也是对受众负责的一种态度。

1.从受众出发设置传播内容

受众在接收信息时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更愿意选择贴近生活,与自己的立场价值观相同的内容,这就是选择性接触理论。

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电视剧对《倾城之恋》的小说进行了改编,除了爱情以外,还融入了家庭和战争的元素,流苏和宝络姐妹情深相互扶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荡气回肠感人至深,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期待。在人物的塑造上,电视剧也做了较大的改动,以女主角白流苏为例。小说中的白流苏是一个自私、小家子气、精于算计的封建家庭大小姐。而电视剧中的白流苏在结婚后温婉得体,尽显大家风范,在婚姻破裂后没有忍气吞声,而是毅然离婚,体现出刚强的一面。总之,这里的白流苏是一个坚强独立、善良聪慧又不卑不亢的正面形象,这样的人物设置也博得了观众的喜爱。“最好是剧中传递的人物行为趋向及生活场景正是观众内心渴望的图画,观看该片使得各种类型的观众都得到了满足。[4]”传播的内容要与受众的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播。

2.市场性与文学性要统一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改编者想要满足受众的需求,追求作品的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翻拍的影视作品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倾城之恋》的小说的底色是冷的,亲情冷漠,人性自私,爱情虚无缥缈。而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却一改张爱玲苍凉的氛围,以大团圆似的结局传递了和谐的主题,这迎合了观众的道德审美观念,却失去了小说中原有的张力,肤浅的趣味性消解了作品本来的深度。传播者在翻拍文学作品时,还是应该将市场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保留小说的韵味和精髓。正如许南明所说:“原著提供的内容是改编的基础,并且决定与影响着改编艺术再创造的方向和性质,严格意义的改编,首先必须尊重原作。[5]”

五、对文化以及社会其他产业带来的影响

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热播,不仅给剧作方带来了良好的收益,也促进了张爱玲文学作品的热销,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1.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与双赢

《倾城之恋》的电视剧播出后,在海内外备受赞誉。“据统计,2009年3月《倾城之恋》在央视八套首播的收视率达到2.7%,比同时期《我的团长我的团》高出近两个百分点。[6]”在台湾、香港等地区也收视不俗,甚至有海外客户对电视剧的版权伸出了橄榄枝。影视剧的火爆往往也会带动原著的热销,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又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带动了一波“张爱玲热”的小高潮。文学和影视如果互动得体,就会创造一举两得,互利双赢的局面。

2.带动其他产业

电视剧《倾城之恋》的成功不仅创造了巨大的文化产业价值,在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倾城之恋》的主题曲以及插曲在发行之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女主角陈数演唱的《美丽》流传度非常高,形成了音乐与电视剧之间的良性互动。陈数在电视剧里百变的造型还引发了一阵“旗袍热”,不少女观众效仿白流苏穿起了修身又好看的旗袍,旗袍制作、旗袍摄影一时间成为了热门产业,不仅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电视剧的产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影视与文学的双赢,还体现在相关的文化娱乐产品的创造中。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影视改编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倾城之恋》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任何技术和媒介只能导致文学呈现的样式发生变化,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本身是不会终结的。文学的发展应该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勇于接受新事物,与大众传媒互相渗透、互相吸收,携手前行,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张华.“张爱玲热”的2008呈现[N].青岛日报,2008-01-25.

[2] 李婷.从文字到影像的变迁——论《倾城之恋》的再创造[J].现代语文,2014(12):72.

[3] 陈墨.新时期中国电影文学[J].当代电影,1995(2):45.

[4] 李彬.大众传播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81.

[5] 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104.

[6] 张卓,邵维加.《倾城之恋》的文化产业价值及其社会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