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都流行过“洋节”,甚至对“感恩节”也兴致勃勃,殊不知,11月22日的这个“感恩节”实际上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它由美国人民独创,是美国与加拿大共有的节日,愿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
这样的节日,与大航海时代下美国的诞生与发展有关,与印第安人有关,与儒、释、道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无关,与中国五千年发展轨道无关。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节日,却被很多国人奉为“经典”,他们吃着烤火鸡、南瓜饼,举行着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对文化的继承与认知视而不见。
令人愤慨。
其实,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礼仪之邦的国度,中国也有着自己的感恩节。
在每年的正月初八,称为“顺星节”,也叫“谷日”。古人会在这一天举行“放生”活动,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生,体现尊重自然、和谐共存的品德,表达对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并感谢稻谷丰收,国泰民安。
中国传统的感恩节,既含道家的“和”,也具儒家的“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这个节日的存在,而将目光转投到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感逐渐淡漠,形成了如今近于断代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不是几句号召便能改变的,需要一剂“心药”,将它彻底根治。
简而言之,文化的病需要文化来治,就像大型文化电影《感恩有缘》一样。
《感恩有缘》就如新时代的《呐喊》一般,以叙事的形式唱响文化的歌声,用影片中的人物悲喜彰显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出品人兼编剧严学明希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心理,增强现代人的文化认同感,继而形成文化继承的使命感。
与其他同类型电影不同的是,《感恩有缘》并没有将说教凌驾于故事之上,而是以一种完整的叙事风格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结构将观众带入影片的世界中,让人们置身于现象里,将亲情、爱情、友情深入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以事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加入思考的维度,给予开放性的结论。
说教只会引起反感,只有真实的体会、自主的思考才能改变观念。这一点,《感恩有缘》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电影人在拍同类型的文化电影时,虽有意识地去规避说教形式的泛滥,但总免不了因据理力争而喋喋不休,使得观感破碎,无法形成成熟的类型电影。而《感恩有缘》的电影形式,正式将说教由明转暗,把空间留给观众,把对“道理”的理解留给所有人。
因此,《感恩有缘》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文化教育类影片走向成熟,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划时代的痕迹。
《感恩有缘》以“凤凰心”作为中心点贯穿整部影片,讲述了主角严天明为了实现爷爷的心愿,经历重重险阻,终于将失散多年的“凤凰心”完璧归赵的故事。